在医院病房那略显沉闷的空间里,陶艺以一种独特的姿态,成为了传递温暖与希望的使者。
踏入病房,目光所及是苍白的墙壁、单调的陈设,患者们或躺或坐,脸上写满了病痛的疲惫与无奈,当一件件陶艺作品悄然出现在这里,一切似乎都有了不一样的气息。
我作为一名陶艺家,一直坚信陶艺有着治愈人心的力量,当我第一次将精心制作的陶艺摆件放置在病房的窗台时,那一抹质朴的色彩和灵动的造型,瞬间吸引了患者们的目光,一位年轻的女孩,因意外受伤而不得不长时间躺在病床上进行康复,她原本黯淡的眼神,在看到那个可爱的陶艺小动物时,闪过一丝惊喜,她轻轻抚摸着它,仿佛从这小小的作品中汲取到了对抗病痛的勇气。
陶艺的创作过程,本就是一场与泥土对话、与内心交流的奇妙旅程,而在病房里,它更像是一座搭建在现实与美好之间的桥梁,我会带着简单的工具和泥土来到病房,邀请患者们一起参与创作,他们或许因身体的不便而动作迟缓,但眼神中却满是对创作的渴望。
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,他患了重病,行动极为不便,当我把一团泥土递到他手中时,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却紧紧握住了它,在我的引导下,他一点点地按压、塑形,每一个动作都倾注了他对生命的执着,一个粗糙却饱含深情的泥碗在他手中诞生,他看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,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,温暖了整个病房。
这些病房里诞生的陶艺作品,不仅仅是一件件手工艺品,更是患者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,它们承载着痛苦、挣扎,更蕴含着对康复的期盼、对生活的热爱,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故事,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释放。
而我,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,看到患者们因陶艺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,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专业的价值,我希望通过陶艺,为病房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,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这小小的泥土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,在病痛的阴霾中看到希望的曙光,如同那陶艺作品在病房中散发着的独特微光,照亮他们前行的路。
发表评论
病房中的一抹陶艺微光,不仅温暖了空间也温柔了对病痛的不屈之心。
添加新评论